欢迎光临林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林业大学)!
学院首页 | 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百廿风华众木成林 砥砺奋进赓续学脉——记南林大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
发布日期:2023-07-31 05:46:20 浏览次数:


 

学科第一代奠基人代表、林学和树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郑万钧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

 

学科第二代名师代表、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王明庥在实验室开展科学实验。

 

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团队负责人、森林培育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曹福亮在拉萨南山指导植树造林工作。

 

翠竹挺拔,绿荫匝地;杉木高耸,虬枝峥嵘;银杏金灿,温柔灵动。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烂漫图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的使命担当和奋进动力。

团队成员苦练内功、开拓创新,引领我国南方林木遗传改良、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发展新方向,把科研的根扎在泥土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重点理论创新和林业产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初心如磐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由原国立中央大学森林系整建制承继而来,学脉深厚,积淀持久。

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这是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梁希先生提出的林业人的执着情怀,他与陈嵘、陈植、郑万钧、马大浦、干铎、叶培忠等作为学科第一代奠基人,王明庥、熊文愈、李传道、张齐生、黄宝龙、周芳纯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学术名师,曹福亮、施季森、叶建仁、张金池、尹佟明等为代表的第三代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将毕生精力投入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把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融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世界独一无二的水杉模式标本被精心收藏,生动展演着关于水杉前世今生的故事序幕。

郑万钧创立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3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现的活化石——水杉,被公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20世纪植物界的重大发现之一,成为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黄宝龙开展水杉复合经营系统的研究,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建立规模宏大的试验区,并在诸多省区推广,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林业经营体系;曹福亮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则采用利用二代NGS、三代ONT以及Hi-C技术测序组装获得了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的水杉基因组,为水杉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分子育种及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几代育种科学家追求卓越、向新而行,接力推进杨树和杉木种质创新,筑牢南方生态本底,在大山深处树立起一座绿色丰碑。

叶培忠最早建立了杨树基因库和杉木种子园,培育了杨树、杉木、松树、马褂木等树种的优良品种。王明庥院士接续杨树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系统开展了南方型杨树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的研究,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林木遗传育种学》。要想富,种杨树。针对我国黄淮、江淮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自然条件,相应改变杨树栽培的方法,缔造万亿级杨树产业。在王明庥等学者的努力下,绿色遍布苏北大地。尹佟明教授传承杨树遗传育种的接力棒,选育出无絮杨树等符合当代需求的杨树新品种。

陈岳武接续叶培忠先生的杉木研究,带领团队建成杉木第一代生产性种子园2000亩。施季森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牢记导师陈岳武的谆谆嘱托,完成第二代遗传改良和种子园的建设,攻克杉木生长和材质联合育种难题,执掌第三代种子园的兴建发展工作。还有郑仁华、陈金慧、边黎明以及洋口新一代杉木育种人,以深厚的科研底色,久久为功、科研报国。

强化问题意识,撷取生活颜料,释放思考探索的充盈魅力,接力描绘学术画卷,已然成为他们的科研共识。

我国森林培育学奠基人马大浦教授,在林木种苗和造林理论与技术等方面成果显著,主编《造林学》、经典工具书《主要树木种苗图谱》。第二代森林培育学科骨干代表黄宝龙、吕士行和陈幼生等人的林农复合经营理论与技术、杨树和杉木培育技术与推广、林木种苗理论与技术,推动了以杨树和杉木为核心的用材林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代森林培育学科代表曹福亮和方升佐等,在银杏、薄壳山核桃、文冠果、青钱柳、毛竹、石榴、枸杞等经济林的良种选育、高效栽培和资源加工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以银杏为核心的经济林产业和现代林业的发展。历时近30年,曹福亮踏遍大江南北收集标本,建成国内外种质资源最丰富的银杏基因库,率先提出以多用途银杏定向良种选育为目标的定向育种策略,突破花、果、叶、材多用途培育技术瓶颈,推动银杏产业转型升级,将成果转化成看得见的生产力。

20世纪50年代,著名生态学家熊文愈教授率先在国内运用生态学理论,系统地开展竹林科学培育研究,是我国竹林科学培育的奠基人。1974年,熊文愈教授和周芳纯教授合作撰写出版了《竹林培育》专著,为我国竹林丰产培育研究奠定了基础。周芳纯教授创立了竹林类型学说、发现竹子节间生长规律,为南竹北移和确定竹子采伐年龄提出科学依据。经过周芳纯、丁雨龙、王福生等几代竹人的努力,散生竹组织培养快速繁育技术、观赏竹容器育苗与快繁、竹林培育技术等方面率先在国内获得突破,科技成果在北京、山东、贵州、江苏等地推广应用,深入一线倾情帮扶,科技赋能助竹发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重大入侵生物松材线虫自动化分子检测技术,被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评价为我国森林保护领域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发明,离不开李传道、叶建仁的协同攻关和精进不懈。

李传道从事森林病理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达50余年,作为中国森林病理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开辟了森林病理学研究先河,建成中国第一个林木抗病种子园;叶建仁继承了李传道的衣钵,一直致力于外来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针对外来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利用RAPDSCAR和实时PCR等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开发出松材线虫快速检测鉴定技术及试剂盒,已经在南方15个松材线虫分布省区推广应用。

不只是在杨树产业、竹材产业创造了奇迹,南林大奉献给社会的,还有银杏、鹅掌楸、马尾松、枫香树、桂花、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等。几十年来,南林大林产资源利用团队成为支撑我国南方林产工业发展的主力军,荣获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信仰与风骨穿透岁月,更多新时期科研报国的绿色佳话涌现,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南林大的莘莘学子,让榜样力量装满仓,让专业价值充满格

团队积极瞄准国际前沿、引领和带动发展方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统筹布局,持续发挥智库角色。在生态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领域提供决策咨询,相关建议被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采纳,获部省级领导批示10份,发布我国首部生态林业蓝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团队支撑的林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中心及人才聚集中心。十三五期间,团队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占国内林业高校第1位。推广林木良种和新技术298项,实施专利许可与转让768件,制定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42件。成果推广应用使森林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提高10%—15%,碳储量增加8%—10%,累计推广面积达4500余万亩,新增产值约3700亿元,主要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林业科技贡献率提高了9%。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1项,各类综合和横向课题年均经费超过6000万元。

锐意进取 协同攻关核心技术

团队创立联合攻关、协作创新、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厚植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文化脉络,在林木遗传育种等6个方面取得标志性突出成果,荣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3项何梁何利奖等大奖。王明庥和曹福亮教授分别于1994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所带领团队先后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

建成最丰富的南方重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库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通过评价与创新利用,选育出新品种104个及国家和省级良种148个,人工林的遗传增益提高20%—30%。以为国家选育出更多更好的林木良种,造福社会为己任,建立了杨树、银杏、桂花、竹、青钱柳、杉木、马尾松等基因库17个,保存种质资源12310份,为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的品种改良和选育奠定坚实基础。

破译了银杏和马褂木等树种的全基因组

团队一直引领林木改良新方向,在国内率先、国际较早开展林木基因组与分子育种研究,开展了水杉、杨树、柳树、银杏、红花油茶、桂花、红豆杉、西藏阿里沙棘、阿里红柳、马褂木等10多个树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破译这些树种的全基因组,为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和生物育种奠定重要基础。

领跑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营建技术,开创国内无性系林业的先河

团队首创杉木等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突破了南方重要造林树种良种的有性和无性繁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了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率先开展杉木、马褂木等树种种子园、细胞工程、无性繁殖等良种壮苗繁育技术研究,构建了杉木、马尾松和鹅掌楸等树种良种壮苗繁育技术体系。推广杨树、马褂木、银杏、马尾松杉木等良种苗木造林约3000万亩,极大推进了林木良种化进程,为我国林木良种使用率从2000年的21%提高到2020年的65%作出了巨大贡献。

构建南方重要造林树种的定向培育技术体系

围绕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人工林培育中存在的关键技术痛点,团队系统开展了杨树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银杏多目标培育技术体系、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控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提出了不同树种优化的定向培育技术模式,实现了南方重要造林树种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促进杨树、银杏等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林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为解决杨树人工林的飘絮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取得突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首次提出生态边界层理论并应用于生态工程建设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平原林业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地域现存的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水环境污染严重、煤矿塌陷地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首次提出生态边界层理论并应用于黄淮海平原和沿海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创建了沿海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山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及长江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创建了南方重要树种资源加工利用技术体系

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木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如何提高现有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附加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南方重要造林树种资源,团队聚焦转化技术高效化、生产工艺绿色化、终端产品高值化、多元产品联产化,开展全质高值利用研究,缔造了杨树、银杏和毛竹等产业,为我国林业产值从1981年的95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8.7万亿元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资源定向培育与加工利用的一体化,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以需求为牵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助力山林生金,结出累累硕果。这些年,曹福亮对团队的要求始终不变,要将产学研紧密结合,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做出实实在在的有用成果。树定根,人定心,只有让人民乐享生态红利,实现自我造血,才能充分实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群英璀璨 热忱奔赴科研高峰

砥砺奋进四十载,团队的旗帜愈发鲜亮夺目。秉承治学严谨的传统,汇聚一大批国内外学术名师,形成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等领衔,年龄学缘结构优良、研究方向特色鲜明、核心凝聚力强的学科队伍。现有研究人员106名,包括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杰青和优青4人,教授50人、副教授31人、讲师25人,其中50-65岁和35-49岁人员分别占45.1%34.1%

服务于我国南方现代林业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先后涌现了郑万钧、王明庥、冯宗炜、曹福亮等6位院士,施季森、叶建仁、张金池等4位江苏省首席科学家,葛颂、骆有庆、俞德超、尹佟明等一批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杰青,方升佐和吴家胜等国家百千万人才,为促进我国林业发展、提高国家林业科技水平、推进中国林业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春风化雨,树木树人,于林业领域精耕细作,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这支集结精锐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将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融入现实图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培养了在牛津、斯坦福等大学任教的刘元义、陈利清、邬荣领和何方良等10多位知名教授;培养了张立钦、林思祖等一批林业高校校长,徐大平、张露、马祥庆、曹兵等一批林业科研院所院所长;培养了徐平炬、薛伟斌、郑勇平、黄文丁等著名企业家;培养了13个大学的相关一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主办和承办了国际杨树大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6次,承担了杨树遗传转化12项国际合作项目。

坚定一个信念,验证一个理念。科学研究就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曹福亮常对团队里年轻人这样说道,越是基础的研究越要敢于登高望远,既要大胆探索基础研究领域的无人区;又要直面林业与生命科学领域全球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致力于健康、环境、生态等全球命题,扛起推动世界林业科技进程的重任。

已过耳顺之年的曹福亮依然奋战在林业研究中,他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同行者、年轻人。曹福亮和部分团队成员捐资设立了面向全国的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曹福亮经济林奖,奖励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切实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代代学子卓越进取,求实创新,先后出版了《造园学》《中国树木分类学》《中国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林木遗传育种》《主要树木种苗图谱》《竹林培育》《中国银杏志》《中国主要树种森林学原理(中英文版)》等林学经典著作。杨树选育和杉木种子园营建获得了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银杏资源培育利用和松材线虫病防控等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5项。

打开窗户,引入新知,与世界交响共鸣。团队特别注重拓宽青年学术骨干的国际视野,想方设法创造国际交流机会。举办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碳汇管理研修班等国际林业技术培训班9次,培训国际林业技术和管理人员360余人次。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建立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未来将着手筹划建立林木基因编辑国际创新中心,为国际学术合作创设诸多可能和想象空间。浸润于学术民主的浓厚氛围中,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科研热情高涨。

趋光而往,奔腾不息。立足新征程新使命,团队赓续前行,以担当的勇气破解难题,以革新的锐气善作善成,争取5-10年内在生物育种、智慧林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守护国家木材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当第一缕晨曦跃过远山、穿梭于枝繁叶茂的丛林间,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正是这片繁森中央,一颗洒满阳光的希望之果,不断向上积蓄能量,奔赴下一场绚烂荣光。

(农春仕 万晨)

 

 


电话:025-85427519
地址:南京玄武区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内
E-mail:emcoffice@njfu.edu.cn
邮编:210037
Copyright © 南京林业大学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50071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321号